介入栓塞治療動脈瘤
2018-03-16 11:40 作者:三博腦科醫(yī)院
顱內動脈瘤介入栓塞治療的常規(guī)過程如下:右側股動脈穿刺,置入導引導管(粗導管),將導引導管送入載瘤動脈(生長動脈瘤的腦動脈)內。將一根微導管(細導管,頭端比縫紉線粗不了多少)經導引導管送入載瘤動脈,并將微導管頭端小心送入動脈瘤腔內,經微導管向動脈瘤腔內送入彈簧圈,利用彈簧圈的機械閉塞作用以及繼發(fā)的血栓閉塞作用,將動脈瘤隔絕于載瘤動脈的血循環(huán)之外,從而達到防止動脈瘤再破裂的目的。
左圖顯示微導管在血管內走行的途徑,從股動脈-髂動脈-腹主動脈-胸主動脈-主動脈弓一直上行到顱內載瘤動脈內,并進入動脈瘤(藍方框所示)。右上圖顯示經插入動脈瘤腔內的微導管向動脈瘤腔內送入彈簧圈;右下圖顯示動脈瘤被送入的彈簧圈完全栓塞,手術結束。
上述方式是動脈瘤介入栓塞簡單的術式,即單純通過一根微導管送入彈簧圈將動脈瘤栓塞,適用于窄頸動脈瘤。所謂窄頸動脈瘤指的是瘤蒂窄而瘤體胖大的動脈瘤,彈簧圈容易穩(wěn)定于這種動脈瘤的瘤腔中,不容易溢出到載瘤動脈內。對于寬頸動脈瘤,即瘤蒂較寬的動脈瘤,則需要用一些輔助技術使彈簧圈停留于動脈瘤腔內,而不致于累及載瘤動脈。這些輔助技術包括球囊再塑形技術、支架結合彈簧圈技術和雙微導管技術。在以后的文章中會逐一論述。